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0章 大光照前程

云中天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习惯:每到一个新的地方,他必定会率先去探访当地的名人故居。

这次也不例外,阿尔法商务车一路疾驰,最终停在了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中村二巷 8 号——梁启超故居前。

这座古老的民居建造于晚清时期,它见证了梁启超先生的童年岁月以及他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。

整座建筑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风格,由青砖和土瓦构筑而成,宛如一座珍贵的历史宝藏静静地伫立着。

梁启超祖居的占地面积达到了四百一十二平方米,规模颇为壮观。

当他们一行人踏入梁启超故居时,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。

他们缓缓走过故居的各个房间,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韵味。

故居内设有一间厨房、一座门楼、两个天井、一个饭厅、一个正厅以及两间厢房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门楼旁边还有阶梯可以直接通向顶部的藏书阁,那里想必曾经藏满了知识的瑰宝。

而怡堂书室则是梁启超曾祖父所建造的,这里是梁启超年少时读书求学、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地方。

可以想象,当年的梁启超就是在这个书室里埋头苦读,汲取智慧的养分,逐渐成长为一代伟人。

而由当地政府建立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,则由故居、纪念馆、仁堂、有立梁公祠、大礼堂、旧乡府、供销社、衷玉梁公祠等建筑组成,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在故居与纪念馆之间的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尊铜像,高2.38米,重400多公斤,由新会籍的广州美术学院林敦厚教授、雕塑家林汉强父子共同设计。

铜像中的梁启超一手叉腰,一手紧握书卷,目光坚毅执着,作深思状,再现了当年忧国忧民、不断探索,终生奋斗的精神。

梁启超故居纪念馆2001年建成,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主持设计,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,建筑形式中西合璧,既有晚清岭南侨乡建筑韵味,更隐现天津饮冰室风格。

他们参观了展览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梁启超生平史迹专题展,从“序厅”“少年才俊,新会骄子”“初涉政坛,救亡图存”“漂泊异乡,心系家国”,“再造共和,反对复辟”,“学术巨擘,享誉中外”共6个部分组成,对梁启超先生的生平及事迹进行详细挖掘,显示了梁启超先生为国家富强、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